关于营销管理的七个主张

390人浏览 作者:

    近年来,4P、4C、USP、定位、事件营销、科普营销、整合营销传播、品牌管理等各种完善的或者不完善的、管用的或者不管用的总的来讲属于营销管理范畴的理论层出不穷。特别是不成熟的品牌建设理论的虚热,使不少企业误入歧途,付出了较高的代价。


  乱花迷人眼,不少原本思路清晰、经验丰富、资历很深的营销总裁、企划总监、市场部经理乃至专门为企业提供企划服务的专业策划公司也变得无所适从起来,即使是一些非常优秀、时间证明是正确的大企业高管也不能例外。


  在市场变化加快的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对待品牌推广?如何保持旺盛的活力?如何优化营销方法和工具?如何处理好内脑和外脑的关系?如何管理营销企划团队?如何进行市场推广方法创新?笔者结合自己在大型企业企划部和专业策划公司的管理经验,现就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业界人士探讨。


 一、没有合理利润的品牌推广等于零


  无论是联想集团倡导的“品牌=标志+信誉”,还是国内或国外人士提出的有关品牌管理的理论。实践总结也好,哗众取宠、纸上谈兵也罢,都有它的时效性、局限性和行业差异性。


  没有人否定品牌的重要性,关键是,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时期对品牌的需求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品牌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品牌,品牌并非无所不能。


  2004年3月26日,联想集团投资8000万美元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将在未来4年内为2006年冬奥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这是奥运历史上中国企业首次获此资格。联想集团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必将显著地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极大地拓展市场份额,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开拓世界市场创造新的经验。联想此举,体现了一个国际化企业走向世界的胸怀和气度,它创造了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一项新记录。这种大手笔的前提是,联想品牌国际化已经成熟,品牌的主人有足够的实力,已经具备了在全球操控这个品牌的能力,包括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反的是,四川某白酒品牌在本省省会市场还没有做透,尚未进入前3名的情况下,在广告公司的催动下,“酒后”盲目在央视巨资投放广告,试图靠广告建立全国性品牌,结果广告到位,渠道没到位,形成无效传播,劳而无功。事后,管理层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这次错误的品牌推广行动,无可奈何的是买单的企业,偷着乐的是大讲“全国媒体打造全国品牌”的某广告商,如果把某位权威人士的观点反过来解释则是:地方媒体才能塑造地方强势品牌,行业媒体才能塑造行业强势品牌。没有一城一地的领先,哪能走向全国。欲速则不达。


  更有甚者,中国市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中,最大的受害者恰恰是其发起者。“价格战”让信奉规则的外资企业感到不可思议,但外资企业并不是最大的输家。成本增加、平均利润下降、信任度下降、过度促销等,“价格战”岂能不亏。一时间,倒下多少豪杰。回头看看,“活力不再,旭日落山”,5年前风光无限大谈特谈国际化的饮料品牌、家电品牌、日化品牌,还剩几个?出局的出局,没落的没落,留下的是没有喝多、一直保持头脑清醒的品牌,这体现了企业对待品牌的一种态度。


  我认为,品牌推广的前提是销量的对称和合理的利润空间,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不赚钱,品牌就是纸老虎,是纸老虎就不会长久。那么,小企业就不做品牌了?当然不是。要先做销量,再做品牌。可以拿出推广费用的合理比率,比如3%或者%5用于品牌推广。在销量的对称和合理的利润空间、市场占有率没有占优势之前,不要进行过度的品牌推广。


 二、只有使命般的激情才能创造奇迹


  被别人认为是疯子的人不一定是真疯。“疯”能麻痹同行,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在别人把你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的时候,你可能轻舟已过万重山,让对手张口结舌。如果能够同时制造一点新闻,吸引大批媒体的目光,你更能省下上千万元的广告费。多少年创业艰辛,名成一瞬间。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体会到创业精神超越能力、跨越国界的重要性。顺弛集团是天津的一家民营企业,在2003年年中之前,他在外地还是鲜为人知。而到了下半年,顺驰集团董事长孙宏斌突然加快马力,临门一脚,很顺利的把顺驰这个已有10年的品牌之球一脚踢到了北京、香港乃至全国。十年面壁图破壁,一举成名天下知,顺弛完成了惊人的一跃。这一跃,来之不易,却有惊无险。


  在外界特别是房地产业界对顺驰做出种种猜测之时,顺驰人只顾一路前行,继续耕耘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功来之不易,是高度的聚焦战略和使命般的激情激发着每一个顺驰人向前冲;是远离大企业病、始终如影随形的创业精神成就了早已是天津民营企业纳税和业绩均属001的顺驰。成功,没有捷径。作为顺驰的老朋友和旁观者,我是这样理解顺驰的全国化发展:它可能不是内部管理、人力资源、营销策划做得最好的企业,但顺弛人所具有的高度凝聚的火一般的激情是罕见和可贵的。这里有20多岁就身居要职的副总裁,这里有年轻人快速成长的土壤,却没有一些企业特有的功成名就后的优越感和学位证书、论资排辈之类的狗屁规则。


  当你自以为自己的企业是行业老大且沾沾自喜,今天训张三、后天封李四的时候,你已经不是老大了,因为你已经不是你。过早过多的模式、制度封杀了员工的激情,阻碍了更多的创业精神。你的员工的激情在减退,平等、自觉的工作氛围已荡然无存,你丧失了在感性的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创业精神。在中国市场,海龟也好,EMBA也罢,一味强调不切实际、纸上论兵的管理模式,只会越走越远。


  雅虎在巨资进入中国市场多年依然不能摆脱沦为二流门户网的背景下,先是巨资收购3721,接着是将雅虎中国高层全部免职,和3721合署办公,任命3721CEO周鸿?为雅虎中国新任总裁,全面掌控雅虎中国。雅虎总部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市场需要创业者而不是管理者来领导,要培养一种创业、奋进的文化,要非常熟悉本土化的游戏规则和商业运作,才能把雅虎变成一个本土化飞速发展的创业公司,这是雅虎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次机会。


  雅虎作为世界互联网市场的三甲之一,整体实力不能说不强大,管理模式不能说不先进,但它在中国市场还不是强者,最终还是选择了周鸿?来完成业务模式和工作风格的转型。


  这种玄妙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哈佛没有,剑桥也没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而宝洁、安利这些国际化和本土化都很高的企业已经做到了,在他们的高层中充斥着更多的中国人。


 三、最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方市场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购买能力差异很大,这导致任何一种在别的地方证明有效的营销方法和工具在中国市场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山东市场相当于两个韩国市场、六个新加坡市场,而广东一个发达小镇的购买能力要超过西部一个地级市。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市场就是国际市场、世界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是事实上的国际市场。把中国市场搞透了,国际市场迎刃而解。


  中国市场的巨大差异化,带来一个问题:在当前的中国市场用什么样的营销方法和工具才管用?金庸小说里有一种叫九阴真经的功夫,在功力不到家的时候,使出这种功夫,稀松平常,但是一旦炼到炉火纯青的忘我境界,其功力势不可当、天下无敌。什么是忘我的境界?我的理解是,把自己能够掌握的一种或几种带有原创性的营销方法发挥到极至,搞透用精,就不会受外来流行方法的影响,从而建立对手很难复制的营销竞争力。


  珠海天年是中国功能纺织品行业的开创者。天年品牌诞生时,保健品行业已经是天下大乱,迷茫的天年人没有重复别人,而是探索新的营销方法。金锐董事长在一次走访市场时,在一家茶楼喝茶休息,受离退休的中老年人因为缺乏社交机会而通过喝早茶认识朋友的启发,他创立了尚不成熟的科普营销。天年通过在酒店、公园等场所举办科普活动,现场安排保健讲座、有奖问答、交友联谊、文艺表演、抽奖、免费测试微循环、产品热卖等小活动,进行情感式的市场推广,吸引了一大批中老年消费者的目光。后来,同行纷纷仿效,天年又深度挖掘出了以科普活动为基础的旅游营销、演讲营销、技术营销等,把科普营销做得很深很透,始终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


  大北农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由北京农学院的两名教师用借来的两万元钱于1993年在海淀万泉庄的两间小平房创业,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自创的贴近市场的科普服务营销方法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单一企业产销量最大的预混合饲料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多个亿,成为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博士务农”、“大北农的事业是我们大家的事业” 传为美谈。其创始人邵根伙博士当选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被中关村科技园区评为“中关村优秀企业家”。


  贪多嚼不烂。单纯一点,未必不好。没有最好的营销方法和工具,最适合的营销方法和工具就是最好的。


 四、内脑比外脑更重要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策划大师”,“中国十大策划人”多得让你数不清,缺的是快速行动能力强的事业型企划人。策划人本应退居幕后,在客户的成功中寻找自己的成功。但是,中国本土策划公司却是频繁登上前台,发布未经客户书面授权许可的案例、擅自披露版权和所有权属于客户的商业机密,甚至以牺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代价扮演跳梁小丑的角色,严重侵犯了客户的权益,给客户的品牌形象和内部管理带来了负面效应。


  笔者曾长期担任大型企业的企划总监,深知企业创业、守业的艰辛和不易,每一分钱的广告费、策划费、招待费、红包都来之不易,那是每个业务员“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走进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后获得的,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