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细节定成败

413人浏览 作者: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最近著名营销人汪中求写成的一部专门剖析细节问题的图书《细节决定成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汪中求先生继出版畅销书《营销人的自我营销》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1月18日上午10点,汪中求将做客新华访谈,和广大网友就细节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交流。


  细节做到位,执行力就不存在问题。


  [主持人]:从您的经历来看非常重视细节,要把小事做细,你觉得细节对做人、做事、做管理来说有什么意义?


  [汪中求]:目前我们所处的时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大的决策或者是战略方针路线,我们认为都是非常正确的,而且现在确实是英才辈出,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另外一种可能会出现,很多大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很对,但是具体落实下去以后就走样、变形,甚至会完全失败。这种情况我们见得非常多。


  [汪中求]:如果认真反观自己走的每一步路,会发现很多事我们自己没有做透。现在在西方非常强调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在好的方针政策基础上如何做到位。我们国家更应该强调把细节做到位,细节做到位,执行力就不存在问题。这个概念或者说这种理念对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团队,甚至整个民族都是有必要谈一谈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跟每个人都有关,虽然我是营销人出身的,里面很多东西是企业的管理,但是对任何行业都是存在的。


  细节与战略


  [主持人]:有些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吴阳雄]:没有本,末何存?没有始,何来终?


  [老怪wgm]: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


  [汪中求]:关于战略和战术、宏观和微观,这之间的差别到底怎么掌握?我是这样认为的,应该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任何一个公民能做的大事是非常少的,芸芸众生当中,能做大事的人特少,你我能给党中央提建议是不大可能的。从个人力量来讲都是很微弱的,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每一块,把自己岗位的事情做到位就OK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做小事的。


  [汪中求]:制定战略,每一个团队、每一个民族或者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核心在做这件事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参与宏伟的战略,大家的意愿会通过很多细节表现出来,但是真正确定这个战略的时候还是少数高层的人员去负责。一个企业发展也一样,一个企业战略是需要人来定,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是来做战略的。我是某一个单位的人,这个单位的战略我能左右吗?不能左右,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战略的一种支持。不要因为战略而废弃这种细节。


  [爱nimen]:细节是本的铺垫,本还是最重要的,我认为不是细节决定命运,对于企业而言,战略决定命运!如果一个战略发生错误,人们盲从的执行这个战略,那就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失误?


  [汪中求]:相对战术来讲,战略是一个大的东西,战略是思维推动的过程产生的一个结果,它是由若干个调查、研究、分析,经过淘汰得出。不要把战略抽象去讲,如果战略的制定的过程是很严密、科学的,也是很扣住细节的,这种战略犯错误的机率很小。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战略是怎么制定的。


  [汪中求]:企业管理上看,作为一个高级管理阶层或者老板阶层、总经理阶层,他们应该抓的事情就是三件事:第一,制定和审核战略;第二,抓队伍的执行效率;第三,密切关注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主要层面在相对宏观一点的层面,至少是中观一点的层面,其中很重要的是战略问题。但是把战略解剖下来,它也是通过大量的数据搜集、分析、整理,最后通过解剖、反复比较、优化得出来的,这样失误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小了。


  [汪中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作为一个普通的下层的员工也好或者说一个管理者也好,你很难断定战略是对的还是错的,很多东西在实施过程中无法确定它是对是错。从社会学意义来讲,很多东西的结论不是唯一的,它本无所谓对或错,只是有合适不合适,是不是更合适。就像某一个企业说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战略一开始也是这样的,如果一开始就提出来我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我就开始对这个战略提出疑问,如果大家都去这么想问题,那再好的战略也会垮掉的。


  [汪中求]:所以我们不应该这么去想问题。当然曾经确实出现过战略的错误,但是绝大多数的战略错误原因还是细节没有做好,前面的调研、分析、解剖不到位。换句话说,从责任分析来说,真正战略错了也是上层负责,也不是你负责,我们应该把每个人该负的责任负起来,这个民族的力量就会非常强大。站在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我想就可以了。


  杜绝浮躁


  [汪中求]:现在社会有很多好的现象出现,但是在现阶段,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些浮躁的现象。这种浮躁会使人们不屑于去做小事,总觉得我最了不起。现在整个民族素质确实提高,但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不去做小事,那整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浮躁,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下。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发现,很多小事没有人去做。


  [主持人]:你在这本书当中举了很多德国、日本的案例,我们知道德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以精细、严谨、甚至刻板闻名。那我们的企业员工如何去学习他们?从哪儿开始?


  [汪中求]:任何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优势,我们一概而论说哪个民族就是优秀的,哪个民族就是劣等的,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是以更博爱的心态看整个人类。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我们的优势地方,但是我们的文化在某些阶段看来不一定是有意义或者是有利的东西。西方国家,特别是德国、日本这样的民族,他们有一些我们所不欢迎或者不支持的概念,但是他们确实也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很难做到而又必须学会的东西,比如严谨的态度。


  [汪中求]:所以舆论的导向太过于强调特别成功的、巨大的成功或者突然成功的,那种东西宣传的过多,使人心也会浮躁。加上博彩事业的出现,也会有一些负引导,使得大家总觉得要快、要迅速的获得什么,这样就会影响大家做事的心态。我说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相对比较浮躁的心态,把事情落不实,跟这些东西有一定关系,跟历史,跟我们过去的封闭,跟现在舆论的引导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强调。


  [汪中求]:比如邓小平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政府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教育重视的不够。当时理解这种教育不是指学历教育或者是学生教育,而是指全民素质的教育。整个社会这种素质教育不到位或者导向出了一些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引导的东西是什么?暴富的、速效的、速成的,给社会感觉是必须是一夜致富,必须一夜成名。当然历史给了我们一部分人这样的机会,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还只能是过普通的生活,逐渐地逐渐地推进自己,提高能力,获取自己的利益。


  [汪中求]:第二,为什么这个时代显得特别浮躁?我觉得跟我们“文革”阶段相对来说过于禁锢有一定关系。从一个黑仓里面跑出来的一个人,跑得方向可能是乱跑,我们民族从过去的这种状态一旦冲出来以后,刚刚打开禁锢,有些事情方向性不明确,必然出现很多浮躁的东西,这种浮躁也许是成长的必然,不能用对不对来衡量,但是浮躁的现实是存在的。这种浮躁跟这段历史过于禁锢有一定关系。第三,现在的浮躁跟整个全民的教育,特别是舆论的诱导不到位或者是偏差有一定关系。


  [汪中求]:现阶段的相对比较浮躁的心态跟三个内容有关系:第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对来说一个抽象概念的东西多一点,很数据化的科学定律的东西少一些。还有中国人讨论问题,经常用一些概数来讨论,我从深圳过来问北京的一个朋友多冷多少度?他就说挺冷的。那挺冷的到底是冷多少?说不准确。事实上他就告诉我最冷的是零下3度,我就知道了。


  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


  [主持人]:在暴富或者一夜成名这方面,过分的夸大了,所以很多人就产生了一夜暴富的思想,产生了浮躁的情绪。汪先生在营销道路上走得非常好,在很多人眼里也算是很成功的人士,您是如何把握这个心态的?您觉得自己是暴富的那一族人吗?


  [汪中求]:首先成功的定义不需要去谈,因为很难界定,我不说我成功,但也不轻言失败。在我每个的生活阶段实现了我自己的价值或者说我承担了我的责任。我认为人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某种责任是不是承担了。你从小学考上中学了,那你就成功了,为人父、为人母,养育了子女,从这方面来说就成功了。我是能承担承担责任的那种人。从富裕这个角度来讲,因为我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下海了,从经济意义上来讲会有一些收获,不是金领,也是高级白领。


  [汪中求]:从生活角度上看,我可能是个富人,从投资角度我是个穷人。这个过程当中,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我获取财富的能力并不是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出生到现在就从来没有买过一张彩票,我也不参与所有的赌博性的活动。我认为这个不属于我,当然你说是一个社会福利的捐献,我会做,但是带有博彩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我认为我的利益是靠我的一步步努力获得的,我的努力提高了我的能力,我的能力会帮助我换取利益。我的利益现在都可以算得出来,不算预算外收入。


  [汪中求]:大家在讨论哪个彩票中了500万,我从来不关心,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社会自然不负于我,这是我的认识。所以我不存在什么暴富,我是渐进的、慢慢提高的。你坚定地做一件事,做到位了,做成功了,社会自然不负于你,这是我朴素的一个认识。所以我不去追求所谓一夜暴富。至于其他方面的成功,关键看你的执着、你的努力程度。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


  [汪中求]:你不要太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