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31 唐文龙
2009年12月2日,卡特彼勒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在无锡落成,此举也标志着卡特彼勒将全球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的布局基本完成。自成立以来,卡特彼勒凭借其在机械制造方面的专长与专注,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机械装备制造的先锋和工业行业中的标杆。那么,在全球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背景下,卡特彼勒逆势加码中国市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战略考虑?又将面临怎样的战略转型?
卡特彼勒的前身是霍尔特机械制造公司(Holt Manufacturing Co.)和贝斯特拖拉机公司(Best Tractor Co.),两个公司均在19世纪末开始生产“蒸汽牵引机”,用于牵引大型联合收割机。1949 年“卡特彼勒”被首次作为商标使用,并于 1952 年获得注册,从此便成为卡特彼勒机器商业外观的组成部分之一,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皮奥里亚市(PEORIA,ILLINOIS)。
如今,卡特彼勒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业务涉及建筑机械、矿用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用燃气轮机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同时也是一家集融资服务、再制造服务和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供应商。2008年,卡特彼勒实现全球销售收入513.24亿美元,其中约30%的营业收入来自美国本土市场,约65%的营业收入来自非北美地区,拥有雇员11.2万人。
构建全球产业链条
通过资本并购来实现业务向新领域的扩张,是卡特彼勒屡试不爽的竞争手段。早在1928年,卡特彼勒公司凭借其首次并购行为――收购明尼苏达州拉塞尔平地机制造公司,进入筑养路机械这一新产品领域。之后,公司陆续通过类似的方式大规模进入法国、墨西哥、智利、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和中国等市场。仅在1995~1999年之间,卡特彼勒就在世界范围内开设了88家工厂、组建了17家合资企业,收购了20家公司,推出244种全新或者改良产品。
大量的并购、合资与独资行为,不仅为卡特彼勒原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带来了数量上的扩张,也让它不断进入新的机械装备细分市场并成为该领域的主导型企业。最终,卡特彼勒逐渐形成了涉及建筑机械、矿用设备、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领域的庞大产品组合群。
在此期间,卡特彼勒不仅将生产基地扩展到全球各地,同时还将技术中心、供应商和分销商体系、融资租赁和再制造等网络铺设到了能够为公司带来销售收入与利润的每个战略市场,例如卡特彼勒在美国、英国和中国建设有全球三大再制造中心;全球1600多个网点的租赁店系统向整个建筑行业提供短期和长期的租赁服务;卡特彼勒旗下的物流服务公司通过全球25个国家或地区的105家办事处和工厂为包括汽车、工业、耐用消费品、技术、电子产品、制造业物流及其他细分市场内超过 65 家的领先企业提供世界级的供应链整合解决方案和服务;其融资服务公司则通过设立于美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的80个国家或地区的40多家办事处和子公司向客户提供卡特彼勒及相关设备的多种融资选择方案。至此,卡特彼勒在全球范围之内构建起了一个涵盖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条。
文章来源 第一营销网
销能营销咨询 培训部编辑
上一篇企业福利:要面向全体员工